一、覆盖大棚膜前准备工作
1、盖天膜前苗场达到60%的湿度,如达不到请盖大棚前三天上水(盖大棚之前施一次重水)。
2、灰霉病、斜纹夜蛾、红蜘蛛、蓟马的预防,盖大棚前一天预防一次灰霉病,大棚盖好以后再预防一次灰霉病,药物不能混合太多种一起(特别是含乳油性的药物不能混在一起使用),必要时分开用药。
3、大棚覆盖前准备好蜜蜂(方便大棚覆盖后及时放入),传花授粉,降低草莓畸形果发生。
4、拔掉老叶,匍匐茎以及侧芽都要同时打掉。
5、将黑膜中间位置重叠盖好,以保证草莓垄的湿度。
二、我们知道给作物覆盖大棚膜就是为了保温,那么大棚膜除了具有保温作用外,还有什么用呢?
1、保湿,大棚膜可以有效阻挡棚内气体和外界气体的交换,减少棚内水分的散失。
2、挡风,大棚膜的密闭性非常好,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阻挡大风对作物带来的危害。
3、防尘,大棚膜可以防止灰尘落到作物上。
4、减少病害发生,大棚膜下的环境比较利于作物生长,对作物易发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大棚膜的种类多种多样,每一种大棚膜的适用性都不相同,不同的作物使用不同的大棚膜,所以针对草莓作物必须使用无底消雾膜。
覆盖大棚后,大棚内温度会急剧升高,大棚盖好之后扣好周围卡槽,立马把大棚通风口打开,有利于棚内温度和湿度的下降。
进入11月份,气温明显下降,雨水天气也将会频繁光顾,那对于草莓来说,大棚覆盖后应该进行那些管理呢?
温度管理
11月份覆盖薄膜,草莓生长在相对封闭的温室环境中,大棚内温度管理十分重要。温度管理要视温室内草莓苗子的大小,温度管理的原则是“小苗促,大苗控”,即草莓苗偏小的管理温度要适当的高些,以促进其生长,大苗要降低管理温度,适当控制其生长的速度。以下是各时期所需要的温度:
保温开始初期:白天28-30℃,超过35℃放风,夜间保持在12-15℃,不能低于8℃。
花蕾期:白天温度25-28℃,夜间10-12℃,不超过13℃
开花期:白天保持23-25℃,夜间8-10℃
果实膨大期:白天20-25℃,夜间6-10℃为宜
果实收获期:白天20-23℃,夜间5-7℃
湿度管理
整个生长期应该尽可能降低棚内的湿度,因为灰霉病、白粉病都属于高湿型病害,可以通过控制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。
第一花序分化时,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%-60%。保温初期设施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现蕾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,花期空气湿度保持在30-50%即可,结果期空气相对湿度在60-70%。
水分管理
大棚内气温比较高,土壤水分蒸发量大,应该及时进行灌水。前期外界温度高,灌水应在傍晚进行;后期内外温度均较低,灌水应在上午进行。灌水后先提高室温,然后加大放风量,降低湿度。浇水不应太勤,每次应灌透。另外,开花前一周左右要停止浇水,开花后5天左右结合施肥浇水一次。
给水应根据草莓各生长需求而定,最好以滴灌形式浇水。花期前灌水一次,膨果期灌水1-2次(并结合灌水追肥一次)。
光照管理
光照强弱、时间长短,对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,因此大棚膜除了要经常保持洁净之外,还应尽量延长光照时间,遇到阴雪天气时,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在棚内采取增光措施。
施肥管理
大棚草莓扣棚保温后,正值花芽发育期,随后很快现蕾、开花、结果。顶花序采收后,次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,植株负担重,如不及时施肥,容易表现早衰。追肥至少进行4次,分别于开花前、果实膨大期、侧花序发生期、侧花序结果期追施,施肥尽量选择优质水溶肥,减少复合肥的使用。
田间操作
1、及时将老叶、黄叶、病虫叶摘除,减轻病虫危害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促进生长。经常保持每株有8片左右健壮的叶片。
2、及时摘除伴随着草莓植株旺盛生长,大量发生的匍匐茎,保证草莓苗吸收好养分。
3、疏花疏果:花期要采取疏花疏果措施,疏去小花、弱花。结果后,将畸形果、病果、小果疏掉,最终第一花序保留5-7个果左右,第二花序保留6-8个果左右。
蜜蜂管理
种植早的草莓陆续开花,为提高坐果率,要在草莓开花时放置蜜蜂来辅助授粉,一般在草莓开花前5~6天放入棚内。放蜂前15天要喷药彻底消毒防止病虫害,喷药时如药物对蜜蜂有伤害的及时将蜜蜂搬出,3天后再将蜜蜂放入大棚内,避免蜜蜂受到伤害。
注意:前期温度在5度以上不需要把大棚盖严,这样利于第2批花芽分化和控制徒长。
联系我们
-
微信公众号
-
人工客服
-
在线QQ
-
咨询热线:400-169-6988
银丰塑料有限公司您提供农膜产品、滴灌产品、包装产品、出口产品的选购和全方位客户用膜解决方案;您可以致电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-169-6988、销售电话 0394-2685951 进行产品咨询或来访预约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