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开展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,废塑料的六个革命性转型!
塑料诞生100年以来,人类产生了80亿吨的塑料,这些塑料一部分累积在社会生活中,一部分变成废塑料进入填埋场多年不能降解,或是被送到焚烧厂焚烧产生废气。
每年全世界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,中国每年约有200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。以农田用农膜为例,我国农膜年产量达百万吨,且以每年10%的速度递增,无论覆盖何种作物,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。据统计,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,残膜率达42%,大量残膜遗留在农田0-30厘米的耕作层。也就是说,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,食品安全方面是一个极大隐患。
因此,在大众的视野中,废塑料污染了环境,废塑料行业就是在收破烂,废塑料企业被定性为“小散乱污”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一直以来,废塑料行业包含着太多误解。
这么多年,废塑料行业的人把地球上开采的矿产资源,进行再次回收利用变成新的资源,延长了塑料为人类服务的时间,客观上也是保护了环境,因此我们应该是一个被尊重的行业。
大力推广“互联网+”的新模式,促进大数据、信息技术等在塑料全产业链的渗透与应用,使交易市场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,实现上下游企业间的智能化物流。通过信息技术,优化资源,减少行业中间环节,提升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企业应向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完善塑料全产业链体系。
我国着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“互联网+”模式是当下发展的新形式。全球循环塑料网(全塑联)借助互联网+技术驱动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,打造“塑料全产业链+互联网+技术研发+人才培育+供应链金融”为一体的产业链平台,发挥平台的聚集效应,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个产业链支点的效率与价值。
废塑料行业六个革命性转型:
1.从“洋垃圾进口”转向“国内垃圾分类回收”
2.从“随地建厂”转向“园区集中”。原来废塑料行业有一个特点,都是农民游击队,有一些小的加工厂分散建厂,环境治理成本比较高,国家也较难监管,所以我们要从随地建厂转向集中的园区建设。
3.从“低小散”转向“集团化、规模化”行业的规模集中度越高,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,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也越来越大。
4.从“材料加工”向“产品生产”延伸要从原来的收购废塑料清洗加工,到做成最终的产品,现在很多的企业都能生产出高大上的产品。
5.从“劳动密集型”转向“智能制造”从原来的手工分拣清洗转向智能制造,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涌现技术水平高、产品先进、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企业。
6.从生产者转变环境综合服务商。
联系我们
-
微信公众号
-
人工客服
-
在线QQ
-
咨询热线:400-169-6988
银丰塑料有限公司您提供农膜产品、滴灌产品、包装产品、出口产品的选购和全方位客户用膜解决方案;您可以致电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-169-6988、销售电话 0394-2685951 进行产品咨询或来访预约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